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解讀:如何從土地新政策中,抓住鄉村新機遇?
發布時間:2020-04-01點擊次數:966 打印 字號:TT
果不其然,一號文件再次聚焦“三農”。
但今年的這份,與以往大有不同,針對每一項三農任務,提出的政策措施含金量更高、實操性更強,對于我們來說,指導性也就更明確。
自2019年《新土地管理法》頒布,確定集體建設用地入市,大家就一直期待著,一號文件能給農文旅行業帶來更寬松的土地政策。終于不負重望,一號文件在土地政策方面,抹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。
針對“土地”專門用了一個章節(正文中第二十四節)來說明,如何破解“用地難”這個問題的。
一、原文:完善鄉村產業發展用地政策體系,明確用地類型和供地方式,實行分類管理。
解讀:農文旅項目發展的一個很大痛點是,如果按傳統供地方式,無法解決供地問題以及農地轉用、占補平衡指標問題,項目難以落地;二是傳統供地方式屬于整片供地,對資金要求往往過高,令投資方望而興嘆。針對這一問題,地方政府也紛紛出臺用地保障政策。一號文件的進一步明確,就是要讓地方配套政策更好的服務于鄉村產業的發展,比如各地推行的“點狀供地”就是對鄉村旅游項目發展的創新。
二、原文:將農業種植養殖配建的保鮮冷藏、晾曬存貯、農機庫房、分揀包裝、廢棄物處理、管理看護房等輔助設施用地納入農用地管理,根據生產實際合理確定輔助設施用地規模上限。農業設施用地可以使用耕地。
解讀:這句話有兩層意思,很多農用設施用地沒有依法歸類,導致去年“大棚房”運動“一刀切”把必要的看護房也都拆了,這回是要明確土地用途,精確管理;二是在原(國資發[2014]125號]文件里,把設施農用地的用地上限定為:種植5%,不超過10畝;養殖7%,不超過15畝,限制了項目進一步發展;2019年12月新發布的(自然資規[2019]4號)放寬的條件,在規模上限可以根據項目發展需求進行調整,更合理了。
三、原文: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前提下,通過村莊整治、土地整理等方式節余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優先用發展鄉村產業項目。
解讀:這是要給鄉村項目提供用地保障,把村里閑置的宅基地、集體建設用地通過整治集合起來,重點發展鄉村產業項目。政策重點支持的產業項目在2019年已經明確了,主要是七大類:一二三產融合項目、農產品精深加工、特色鄉土產業、龍頭企業項目、鄉村休閑旅游。這對于農文旅行業可謂是重大的利好,以政策重點扶持的項目去拿地、規劃項目,不僅從政策上獲得優惠,在土地獲得上也將有傾斜。
四、原文: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可以通過入股、租用等方式直接用于發展鄉村產業。按照“放管服”改革要求,對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審批進行全面梳理,簡化審批審核程序,下放審批權限。
解讀:入股與租用的方式都可,但從村集體手里到底是租、還是入股好呢?據國內知名專家岳曉武介紹,國家目前傾向于鼓勵項目方與集體進行“聯營經營”模式,讓村民與集體都能從項目發展中直接獲益,降低集體土地交易成本與經營風險。目前政府也在加快集體建設用地入市步伐,實行“多審合一、多證合一”的改革。
五、原文:推動溫室大棚、養殖圈舍、大型農機、土地經營權依法合規抵押融資。
解讀:含金量最高的就是這一條了,土地經營權可以抵押貸款。以往若鄉村產業項目坐落在集體土地上,土地建筑與附屬物等地上資產價值并不被金融機構認可,走傳統融資路子難度太大?,F在承包方可以用承包土地經營權向金融機構融資擔保,激發了農村土地的金融屬性,最主要讓農民不再只是獲得土地上的單純的農作物收入,同時還能夠獲得土地價值收益。也打消了資本進入鄉村發展的無后顧之憂,等于項目有了一套退出機制,項目資產有渠道可以進行變現,不再是一盤“沉睡”的資產。
今年一號文件的土地政策每一項都非常有指向性,把往年項目用地難的問題集合進行解決;同時也賦予農村土地更高的價值,提供資本進入鄉村的基礎條件,保障投資人進入鄉村的項目權益,讓鄉村的市場機會變得更具體,未來有更大的想象空間。
機會要善于發現,更要善于實施。2020年是《新土地政策》實施的第一個年頭,如何抓住鄉村土地市場機會?如何用好土地政策獲得發展?是開年的重頭戲。
來源:搜狐網